融链向“新”“一起益企”——中工智库沙龙在北京召开,山蓝环境
2025-06-28
2024官网升级中!现在您访问官网的浏览器设备分辨率宽度低于1280px 请使用高分辨率宽度访问。
发布时间:2025-06-28 阅读次数:146
2025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17部门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2025年“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重点从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等五个方面着手,这项行动将贯穿2025年全年,并在6月组织开展“中小企业服务月”活动。
在此背景下,中国工业报社于6月23日在京召开了“融链向‘新’‘一起益企’中工智库沙龙暨第十八届中国工业论坛启动新闻发布会”,本次沙龙围绕“新质生产力、数智赋能、共链共生、制造出海、产学研用融通”等前沿话题展开讨论。
会议现场(主办方供图)
会议由中国工业报社主办,中国工业报视频总监褚琳主持,会议同期举办了第十八届中国工业论坛启动新闻发布会。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经济师许科敏出席会议并作主旨发言。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出席会议并致辞。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原副会长、国企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李锦,赛迪研究院中小企业所所长龙飞,江苏省东台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丽珺,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跨境电商分会副会长刘海伟,中首特钢集团董事长郑廷文,华为中国政企智能制造解决方案专家孙跃鹏,中关村科金技术副总裁张杰,中移(上海)产业研究院人工智能高级专家韩屹,天娱数科首席数据官吴邦毅,深圳东风环境有限公司副总裁胡双,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产业运行部经济运行处负责人朱晓波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石家庄工业泵厂党委副书记吴强,中国银河证券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执行负责人、新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吴京、山东山蓝环境集团有限公司相关领导及国内知名媒体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
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原部长李毅中在主旨发言时说,要学习贯彻17部门的通知,从五个方面加强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其中的“法律护企”,就是要“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的产权和合法权益,进一步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而“政策惠企”,则要保持政策的稳定连续,提升公信力,改善执行力,增强企业安全感,增强未来预期。他强调,央企国企是国民经济“脊梁”,应通过优化布局、开放产供链,带动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李毅中认为,创新型中小企业更具活力和创造力。要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推动中小企业做大做优做强。鼓励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重点建设工程。要推动实现大中小各类企业融通发展,加强产供链的实力、韧性和安全性。实施“领航企业培育工程”形成梯次优质企业体系。要把人民利益至上的宗旨落实到支持帮扶中小微企业发展中。
对“服务月”活动,李毅中表示,“创新强企”已布置了专精特新、融通发展、成果转化、提高质量、数字化升级等内容。他建议,重视细分行业实用技术、先进技术、前沿技术的交流推广,可委托行业协会组织多种形式活动。此外,服务活动要下沉到县域经济,他指出,县域经济占全国GDP38%,工业增加值占全国40%。规上工业企业、中小企业集群有四成在县城,中小企业是县域经济的支柱,建议作为帮扶纾困的重点。
工业和信息化部原总经济师许科敏发言时表示,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小企业绝不是旁观者,而是主力军。面向未来,需要让更多中小企业成为技术红利的“传导器”和“放大器”,使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要奋力推进政策惠企、环境活企、创新强企、人才兴企、法律护企等举措,促进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工业报社社长徐金宝在致辞时谈到,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正在通过数字化、绿色化、智能化发展,重塑传统生产方式和产业形态,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中国工业报作为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领域的主流媒体,将按照“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的工作要求,通过实战交流和经验分享切实助力中小企业融链向“新”、创新引领、智慧升级。
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原副会长、国企智库副理事长兼首席专家李锦指出,中小企业要积极做好“十五五”规划。他认为,中小企业重视“十五五”规划有六个好处:明确发展方向与目标,适应宏观环境变化;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资源配置;应对风险与挑战,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响应国家战略与政策支持,服务国家战略目标;凝聚企业力量与促进合作,凝聚内部共识;增强企业品牌与社会责任,提升品牌认知度。
赛迪研究院中小企业所所长龙飞介绍,从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顶层制度看,正逐步形成“一法、一条例、一标准、一规划”的政策法律体系。从具体政策举措看,国家和地方层面出台了一系列为中小企业纾困解难和促进发展的支持政策,包括优化发展环境、加大财税支持、缓解融资困难、支持创业创新、加强公共服务、加强权益保护等。此外,从中央到地方,中小企业发展工作推进机制也不断健全。
中国中小商业企业协会跨境电商分会副会长刘海伟表示,海外市场是中国中小企业的下一突围方向,中小企业要关注国际市场动态,敏锐捕捉机遇,率先布局,以先发优势赢得市场份额。同时,从产品出海到品牌出海。企业出海需耐得住寂寞,有持续健康投入预期,积累品牌知名度与客户资源,逐步提升市场影响力。此外,还要深入了解当地市场,融入当地文化,打造符合当地需求的产品与服务,实现本土化运营。
随后,多位专家和行业代表围绕产业升级、数字赋能等议题展开深度分享。
会上,中国工业报社常务副总编辑、全媒体中心主任汪静介绍了论坛的组织情况,并对第十八届中国工业论坛拟定议程进行了发布。中国工业报社副社长、执行总编辑周志懿在会上发布并启动中国工业报社“新”链融通—“益企”赋能平台。该平台聚焦为中小企业发展赋能,核心功能为传播推广、能力提升和产业对接。
中国工业报社党委书记、社长徐金宝与中国民营科技实业家协会品牌强企工作委员会会长、品牌强企(北京)信息管理中心主任杨峰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宣布将依托《中国工业报》、中国工业新闻网及中工智库等平台资源,联合打造“制造强国品牌工程”,深化产业研究,助力“中国工业论坛”等品牌活动提质升级。